有些凈水器經銷商為了自身商業目的,向市民介紹新功能飲用水,說自來水水質差,要經過再處理才能放心飲用。為了讓市民信服自己,他們當場做電解自來水的實驗,同時還電解純凈水作比較。常見的是以鐵棒為陽極、鋁棒為陰極,插入水杯中,通電后水被電解。純凈水杯中,反應較慢,水質微黃清澈;自來水杯中,反應較快,水體發暗,有一些顏色明顯的絮狀物。他們于是就欺騙大家說這些絮狀物是自來水中含有的重金屬化合物和雜質,對人體有害,而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購買凈水設備,通過凈化處理,自來水就能變成有益健康的功能水。
釋疑:這其實是一個誤導大眾的騙局,自來水電解實驗現象不假,但實驗真相被歪曲了。電解水的實驗原理是:當鐵棒和鋁棒放入水中,分別接上電源的陽極和陰極時,陽極上的鐵失去電子變成二價亞鐵離子,繼而氧化成三價鐵離子;鋁在陰極上不參加反應,但水會在陰極上得到電子發生電解,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不同的水樣,由于其電導率、所含成分不同,產生的電解現象就不一樣。電解反應的速度快慢與水的電導率正相關,自來水中由于所含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高于純凈水,電解現象自然比純凈水明顯,其實只要在純凈水中加點食鹽或其它電解質,其電解現象就會和自來水差不多。電解后水體的顏色取決于陽極金屬棒的材質以及生成金屬化合物的種類,例如氯化亞鐵、硫酸亞鐵是綠色,氫氧化鐵、硫酸鐵呈紅褐色,氯化鐵顯棕黑色,硫化鐵為淺黃色,等等。假如將鋁棒接在陽極、鐵棒接在陰極,電解后水呈白色(即氫氧化鋁沉淀的顏色)。
自來水電解實驗的實質是:電解器陽極金屬棒(通常是鐵棒)在電解作用下,于導電溶液中發生反應,實驗現象是電解析出物與水體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外界因素帶來的影響,僅能反映水樣電導率的大小。自來水與純凈水屬性不同,有著各自的產品質量標準,只要符合相應的國標要求就是安全的。電導率對純凈水而言很重要,但并不屬于自來水檢測指標范圍,不能用于衡量供水水質好壞,因此,以電解實驗來評價自來水水質很荒謬,它只是某些凈水器經銷商蒙騙市民、推銷產品的一個工具。商家可以推銷自己的產品,但絕不能以貶低其它產品質量、損害其它產品名譽的方法來實現。由于這種被歪曲利用的電解實驗極具欺騙性,市民易受誤導,對供水企業的形象造成一定損害,供水從業人員應加以澄清。
安慶供水集團公司在此鄭重聲明:我單位生產供應的自來水完全符合并優于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水質安全保障程度很高,廣大用戶盡可放心飲用和使用。
上一篇:水垢的成因及去除
下一篇:凜冬將至——您家的水管還好嗎?